美国留学“黑名单”再增58所中国高校
清华、北大、浙大也被重点关注
你的母校是否在其中?
还能算得上安全吗?
01 美国再扩留学“黑名单” 58所中国高校被点名
美国留学“黑名单”新增58所中国高校!
九月中旬,美国国会众议院的“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”发布报告《从博士到解放军:签证政策如何让中国国防实体利用美国高等教育》。
这是首次将58所与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(SASTIND)共建的高校列为“特别审查对象”。报告建议对这些院校的学生与学者采取更严苛的签证审查。

与特朗普高调宣称“允许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”形成强烈反差,这份报告凸显了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矛盾与复杂。从最初的“国防七子”到如今的58所高校,限制范围正持续扩大。

这份于9月19日公布的报告首次点名58所中国高校,并将其与现行的总统公告10043号(PP10043)直接关联。
报告核心指出,美国高校在接收这些背景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时,面临“尖端科研成果可能被用于军事”的安全隐患。

与2020年仅锁定“国防七子”等少数院校的PP10043公告相比,这次报告提出的58所SASTIND共建高校名单,意味着限制范围大幅扩大。
名单不仅囊括传统的“国防七子”,还包括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等顶尖学府,同时也涉及大连理工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东南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理工高校。

政策手段也不再局限于签证(F/J)限制,更进一步提议通过立法(如《SAFE Research Act》)切断美国联邦科研经费与这些中国院校的合作,形成“人不能来,钱不往来”的双重封锁。

美国国会委员会之所以对这58所中国高校表现出高度担忧,源于他们认定的一条从学术交流到技术转移、再到影响所谓国家安全的逻辑链。
🔍 美方的核心关切与推理路径
其主要假设可概括为“学术训练—技术转移—军用转化”:美国国会“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”在报告中指出,来自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培养,尤其是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传递,可能最终被转化为军事技术。他们担心,美国纳税人的科研投入会在无形中支持中国的军工研发。

对特定高校与学科的精准锁定:这次调查并非泛泛而谈,委员会明确要求马里兰大学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、卡内基梅隆大学、南加州大学、普渡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六所院校,提供在读中国学生的本科背景资料。
这些美国高校在人工智能、量子科学、航空航天、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都具备强大实力。

通过数据比对,委员会认为这些学校中,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本科毕业于其定义的“高风险院校”(包括这58所高校),且研究方向高度集中在敏感领域,甚至部分学生参与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。
02 哪些学校在榜?最受影响人群分析
58所高校名单:


受影响人群解析:谁需要最警惕?
对于中国留学生及其家庭而言,最关心的无疑是自身是否会受到这项政策波及。根据报告内容与相关分析,受影响群体可分为几个层次:
其中风险最高的是“目标院校+敏感专业”的组合。来自这58所上榜高校、并就读人工智能、量子科学、航空航天、先进材料等敏感领域的研究生与访问学者,很可能面临长期审查与高拒签率,后续的OPT与H-1B申请也将受到限制。

敏感专业并不限于传统理工科。报告特别点出的高风险领域涵盖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、半导体、航空航天等STEM方向。这些领域的学生与学者,都是美方重点审查的对象。

非目标院校+敏感专业,或目标院校+非敏感专业的学生,将面临更严格盘问,但风险稍低。而非目标院校+非敏感专业(如文史、艺术、商科)的学生,目前冲击有限,但需警惕“泛化审查”的趋势。

在美中国学生学者面临的风险点也从首次签证转向续签、返美、OPT/H-1B审查,甚至签证撤销。2025年开学季,已有不少北大、清华、交大等名校博士生在美国机场被拉入“小黑屋”的案例。
03 留学路 如何走
提案能否真正落地仍需继续关注。
值得强调的是,这些措施目前只是建议,是否付诸实施还要取决于总统与美国国会的最终决策。从以往经验来看,此类政策往往会遭遇法律挑战,推进过程可能既漫长又复杂。

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而言,未来赴美留学既不宜盲目乐观,也无须过度焦虑。关键在于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理性规划,并提前准备备选方案。
然而,当下签证和学术环境的确呈现持续收紧的趋势。
尽管2025年8月APEC会议期间,中美就留学生议题展开磋商,美方也曾承诺“简化部分审查流程”,但实质性放宽并未出现。

签证申请流程日益复杂。自2025年9月起,F-1签证续签必须参加面谈,14岁以下儿童及79岁以上老人不再享受免面谈待遇。材料要求大幅增加:首次申请者需提供过去五年的所有社交媒体账号(包括已停用账户)、父母近三年的税单及公司营业执照等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中国学生F-1签证拒签率达到37%,创近十年新高,其中敏感专业申请者的拒签风险是普通专业的三倍。
学术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: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2025年中国学生录取比例较2024年下降28%,并要求所有新生提交“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报告”。加州大学系统将托福最低分数提高至105分且不接受拼分;部分TOP50院校重新恢复SAT/ACT成绩的强制提交要求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美国高校如MIT、斯坦福,已禁止敏感专业的中国研究生进入核心实验室。这种限制对中国学生参与联邦科研项目(如 NSF、DARPA 资助项目)产生了实质性影响。

我们的留学之路该如何规划?
“国内本科+海外研究生”仍是较为稳妥的路径之一。在准备申请材料时,应避免涉及明显的国防背景科研项目,文书表述也应保持中立和谨慎。
当前申请季的学生应做好充分准备。签证材料需完整齐全,提前进行面试模拟,留足充裕时间。文书中可突出跨学科经历、公益活动等,塑造立体形象,避免仅有技术标签。
在美的学生与学者需更加谨慎行事,敏感时期尽量慎重安排国际旅行。
职业规划上,可优先考虑低敏感领域的大型企业,同时关注中国及亚洲地区不断增加的高端人才机会。

对于每个留学生家庭来说,唯有在不断变化中寻找确定性,才能从容应对挑战。


- 深度好文|美国经济“软着陆”
- 留美学生近160万!国际生OPT最多的美国大学曝光,东北断层第一……
- 如何避免无效实习?有效实习包含哪几个要素?
- Quant圈的“常春藤”:美国量化巨头一览
- 高风险?高回报!对冲基金的入局秘
- 高薪与机遇,留学生在对冲基金行业的职业探索
- 华尔街职场新趋势:金融圈最受欢迎的MBTI类型
- 热议!投行面试难度飙升,顶级公司更看重哪些能力?
- 刚刚!2024年华尔街新风向,精品投行开始走红
- 投行新手必看,九大投行与精品投行谁更适合你?
- 留学生美国投行求职路:这篇讲透了!
- 喜报!Rexpand荣获腾讯“回响中国”2024年度口碑影响力职业教育品牌奖!CEO李晨:北美留学生职业发展,我们一直在行动
- 数据科学(Data Science )与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:全面解析两者的区别与职业前景

- 高盛不香了!2025藤校生最想去的公司是…
- 如何在美国拿下实习Offer?这四大环节要做好
- 留美学生近160万!国际生OPT最多的美国大学曝光,东北断层第一……
- 重磅!美国或将推出新签证,每年可提供10万名额!
- 震惊!H-1B抽签内情被曝,谁在背后操盘?
- 薪资飙升!2025年Quant实习生,挣得比你想的还多!
- 硅谷留学生如何求职?谷歌CEO有话说
- 投资新方向!摩根大通新部门火了?
- 顶不住了!华尔街投行逐渐边缘化...
- 社恐星人必看!手把手教你Networking...
- 全面解码美国求职面试流程:一篇文章带你全懂!
- 投行内幕:前台、中台、后台哪个更适合你?
- 投行新手必看,九大投行与精品投行谁更适合你?
- 留学生美国投行求职路:这篇讲透了!
- 新手必备!五个关键步骤,带你成为数据分析师
- 留学生高薪之选:Quant的‘钞能力’你了解多少?
- 留学生如何在北美春招中提高求职成功率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