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华尔街投行
“baby,我们的感情好像跳楼机”
年初的投行因为关税担忧没有招人的义务
沉寂已久的投行
如今终于可以说一句
Let's到处抢人


01 华尔街投行:我有自己的招人节奏
2025年初,美国关税政策搅乱市场,华尔街直接融资活动(IPO、增发、发债)陷入停滞。
业务断档很快影响到人才端👉华尔街银行暂停招聘、部分启动人员精简,彻底打乱了往年1-4月(高管年终奖发放后)的传统招聘节奏。
好在我们终于等到:华尔街掌握招人主动权。随着市场情绪逐渐稳定,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复苏,此前被搁置的招聘需求得以释放,7、8月的招聘市场随之变得活跃起来。
01 摩根大通:严防自家人离开,对外挖MD不手软
还记得今年6月,摩根大通对自家新人分析师定下了一条严格规定:入职18个月内,如果接受其他公司Offer,一律开除。然而,《金融时报》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从去年年初开始,摩根大通已经从高盛、花旗等竞争对手挖来了大约 100名董事总经理。
如此大规模的人才补充,其实反映了摩根大通的内部战略调整:2024年初,摩根大通将商业银行、投资银行和企业银行三个部门合并,进行内部评估后,启动了这轮大规模招聘,目标很明确:从多个层面提升市场份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挖人行动与摩根大通的 内部领导层调整和高层继任计划 恰好重叠:
首席执行官戴蒙在摩根大通任职近20年
其继任者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
此时加强团队,也暗示为管理层过渡做准备
对于把摩根大通视为 dream company 的留学生来说,这次扩招不仅可以 观察公司未来业务重心,还提供了一个 了解并接触 senior bankers 的机会。抓住机会,提前布局人脉,或许就是你进入“华尔街之王”的捷径。
02 摩根大通又加入了哪些可以network的对象?
从高盛来的Jerry Lee,现在担任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业务主席,这位可是行业里的老资历了——2006年他就以summer associate的身份加入了高盛,离开高盛之前,手里握着两个重要职位:高盛生物制药银行业务全球负责人,还有医疗保健投资银行服务全球负责人。

还有从汇丰银行过来的Kamal Jabre,现在负责摩根大通欧洲、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并购业务。Kamal Jabre的履历也很能打。他之前在汇丰待了7年,期间还当过全球并购业务负责人,攒下了不少行业资源和人脉;而在去汇丰之前,他在摩根士丹利足足干了22年,一路做到欧洲、中东和非洲地区金融赞助商团队负责人,像拜耳、英国石油、阿联酋电信、阿联酋国民银行这些大企业的重大交易,不少都是他牵头做的,在并购圈里名气很大。

据彭博社看到的摩根大通内部备忘录,这次Kamal Jabre加入后,会跟银行的客户覆盖团队密切配合,同时还会联动金融赞助商、自然资源以及中东和北非的业务团队,核心就是帮摩根大通把欧洲、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并购业务做大,进一步提高这块业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。

除了这两位外,花旗很多资深银行家比如Eduardo Miras、Theo Giatrakos、Keith Heller和Anthony Diamandakis也都入职了摩根大通。
03 摩根大通接下来的业务重心是?
摩根大通此次扩招显然不满足眼前的战绩,这家投行希望加强自己在投资银行的几个细分领域,分别是Healthcare、Technology和Infrastructure。
摩根大通投行业务组介绍
Healthcare组
这个组对留学生特别友好,尤其是生物医学工程、公共卫生、金融背景的同学。Healthcare组的日常项目主要分两类:
一类是和医院打交道,比如帮他们做医疗商业贷款、升级支付系统,适合想在实体医疗行业积累资源的同学。
另一类是陪伴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,从初创孵化一路到上市前融资,完整跑一遍流程。很适合想在一级市场深耕、了解整个医疗产业链的留学生。
另外,组里每年还会在旧金山办全球医疗健康年会,现场聚集药企CEO和投资圈大佬。对留学生来说,这就是一个天然的“资源Buff”,既能扩展人脉,也能第一手了解全球医疗趋势。
Technology组
作为摩根大通投行TMT板块里的核心科技组,它可不是“技术支持后台”,而是真正在做科技企业的投行业务。
主要围绕科技公司的融资、并购和上市展开:给AI初创公司做 Pre-IPO 轮的融资尽调,给科技巨头跨境并购做估值分析。
这些工作对有 计算机/电子工程+金融背景 的同学,或者想走“科技 × 投行”交叉路线的留学生,简直是完美契合。
背靠摩根大通全球技术(GT)集团,每年能共享 150亿美元+的研发投入,能第一手接触到生成式AI、云服务、企业级软件等前沿科技趋势。对留学生来说,这就是天然的行业“信息流量口”。
Infrastructure组
个组的重点是 水、电、气等公用事业,还有 收费公路、机场 这类“硬基建”投资。最大的亮点就是——抗周期!不管经济怎么波动,这类资产的收益都比较稳,风险也可控。对于想做 长期稳健型金融业务 的留学生来说,非常友好。
Infrastructure组和摩根大通的全球布局是直接挂钩的。像在欧洲、亚洲的新基建项目拓展里,经常需要懂当地市场的留学生来做尽调和数据分析。对有跨境背景的同学来说,这就是难得的机会,可以在项目里真正发挥优势。
而由摩根大通发起的招聘浪潮正在华尔街蔓延。
最近投行的人事变动和招聘趋势挺有意思👇
👔 高管流动
花旗刚刚任命了新的并购和科技投行联席主管——Guillermo Baygual、Drago Rajkovic、Pankaj Goel,三人都来自摩根大通,由花旗的业务负责人 Viswas Raghavan 亲自引进。瑞银也没闲着,不仅任命了 Taylor Henricks 为美洲区并购主管,还补充了一系列高管岗位。
📈 初级岗位反而在扩招
猎头公司 Harrison-Rush Group 的 CEO Tom Ragland 观察到,高级董事总经理的招聘相对稳定,真正变化在初级层面。从 8 月开始,银行对助理、副总裁这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明显增强。光是 8 月 13 日当周,投行主动释放的岗位需求,以及“没投简历也被猎头主动联系”的情况,比之前多了 200%。
🏦 精品投行更积极
Evercore 在 7 月底花了 1.96 亿美元收购英国精品投行 Robey Warshaw,完成后在 EMEA 九个国家的团队扩容到 400+ 银行家。Lazard 也在加速招人,2025 年已聘请 14 位董事总经理,并放话要在 2030 年实现收入翻倍。
💡 新兴板块机会
Johnson Associates 还补充,除了传统投行核心业务,财富管理和私人信贷领域最近也在积极招人。
02 大一新生,如何抓住这波投行扩招机会?
对大一大二留学生来说,上岸投行的关键不是提前焦虑,而是提前行动。目前美国不少大一新生都已开学,给大家分享一下大一想求职投行,应该做哪些事。
01 探索投行细分领域,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
大一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行业进行探索,你要确定自己是更喜欢IBD还是focus在S&T上,或者是你更喜欢追求wlb的Risk。你可以通过投行的events来了解这些投行部门。
Investment Bank Campus Info Sessions
高盛大小摩都会在目标校举办Underclassmen Info Session,现场有全职Analyst/Associate 分享,记得提前准备1-2个针对性问题,既能获取一手信息,也能让对方记住你。
问IBD bankers:How do you handle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standards when working on cross-border M&As?
问Trader:As a trader, how do you balance short-term profits and risk control?
Industry Forums/Expos
北美地区的 Financial Services Forum 这些活动会有投行各部门负责人演讲,甚至设置Panel Discussion环节——可以主动递名片说明“I’m a freshman at XX University majoring in Finance. I’m interested in quantitative trading in ST and would like to ask what knowledge I need to supplement to get started?”,比单纯听讲座更有收获。
02 人脉搭建越早,上岸投行可能性越高
想在美国顺利上岸,Networking绝对是必修课。在现在这个“全行业华尔街化”的时代,网申很多时候只是走个过场。尤其是一些 regional office,公司直接把 networking call 当第一轮面试,会问简历相关的问题,甚至可能小测一下 technicals。
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走 Alumni Network:在 LinkedIn 精准搜索(关键词:学校名称 + 投行名称 + 部门),找到校友后,发 Personalized Outreach Message,记住!千万别上来就说“求内推”,而是要展示你的匹配度+抛出具体问题,这样回复率才会高。
不同职级的 Bankers,要用分层级策略:
Analyst/Associate:可以多聊 career path、工作日常
VP/Director:更适合问行业趋势、交易经验
MD:重点放在你的职业目标和长远发展
Networking 不只是“打招呼”,而是要逐步建立信任感,形成长期关系。
Analyst/Associate:做主动请教的晚辈
这类人群刚入行不久,对“新人求职痛点” 更了解,适合请教技能提升、实习准备类问题。聊完后24小时内发Thank-You Note,可以附上自己整理的聊天笔记,体现你的认真和执行力。
VP/MD:做Thoughtful Candidate
这类高层更关注“你对行业的认知”,可以每1-2个月分享1次Lightweight Insights。不用频繁打扰,但要让对方知道“你在持续关注行业,且有自己的思考”,为后续实习推荐埋下伏笔。
03 技能打磨:大一先练“基础款”
大一要把投行入门必备技能打牢,一是行为故事搭建、二是基础技术题。
行为故事搭建
投行Behavioral面试常问 团队合作、抗压能力、解决问题,需要用STAR法则结合留学生活中的经历,体现投行需要的特质。
基础技术题
财务基础:
What i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financial statements?
What’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BITDA and net profit?
市场常识:
What is the current 10-year U.S. Treasury yield?
What is the YTD (Year-to-Date) return of the S&P 500?
每天花5分钟看Bloomberg Markets,养成跟踪市场的习惯。
部门相关题:
IBD:What is a leveraged buyout?
S&T:What is a market maker?
可以每周花1-2小时,在WSO论坛刷题,或找社团里的学长学姐做Mock Interview,提前适应面试节奏。


- 深度好文|美国经济“软着陆”
- 留美学生近160万!国际生OPT最多的美国大学曝光,东北断层第一……
- 如何避免无效实习?有效实习包含哪几个要素?
- Quant圈的“常春藤”:美国量化巨头一览
- 高风险?高回报!对冲基金的入局秘
- 高薪与机遇,留学生在对冲基金行业的职业探索
- 华尔街职场新趋势:金融圈最受欢迎的MBTI类型
- 热议!投行面试难度飙升,顶级公司更看重哪些能力?
- 刚刚!2024年华尔街新风向,精品投行开始走红
- 投行新手必看,九大投行与精品投行谁更适合你?
- 留学生美国投行求职路:这篇讲透了!
- 喜报!Rexpand荣获腾讯“回响中国”2024年度口碑影响力职业教育品牌奖!CEO李晨:北美留学生职业发展,我们一直在行动
- 数据科学(Data Science )与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:全面解析两者的区别与职业前景

- 高盛不香了!2025藤校生最想去的公司是…
- 如何在美国拿下实习Offer?这四大环节要做好
- 留美学生近160万!国际生OPT最多的美国大学曝光,东北断层第一……
- 重磅!美国或将推出新签证,每年可提供10万名额!
- 震惊!H-1B抽签内情被曝,谁在背后操盘?
- 薪资飙升!2025年Quant实习生,挣得比你想的还多!
- 硅谷留学生如何求职?谷歌CEO有话说
- 投资新方向!摩根大通新部门火了?
- 顶不住了!华尔街投行逐渐边缘化...
- 社恐星人必看!手把手教你Networking...
- 全面解码美国求职面试流程:一篇文章带你全懂!
- 投行内幕:前台、中台、后台哪个更适合你?
- 投行新手必看,九大投行与精品投行谁更适合你?
- 留学生美国投行求职路:这篇讲透了!
- 新手必备!五个关键步骤,带你成为数据分析师
- 留学生高薪之选:Quant的‘钞能力’你了解多少?
- 留学生如何在北美春招中提高求职成功率?
